"分数线又涨了,我还能追上吗?"——联考复读生的焦虑画像:那些深夜里的挣扎与共鸣

2025-07-21


25届港澳台侨联考的成绩尘埃落定,一组数据却让无数考生和家长心头一沉:分数线最高涨幅达7011939名报考者中,仅6311人被招生录取,本科录取率定格在52.86%。这意味着,近一半的考生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。在 再拼一次的信念驱动下,一大批学子选择踏上复读之路。

 

image 

 

只是,复读的行囊里,除了对未来的憧憬,更多的是沉甸甸的压力:去年已经失败过一次,今年还能行吗?”“分数线涨得这么快,我真的能追上吗?”“身边的同学有的已经入学,我却还在原地打转……” 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每一个复读生的日夜。

 

今天,新民师想和你聊聊:在这样严峻的备考环境里,我们该如何与焦虑共处,让它成为前行的动力而非阻力?

 

复读生的焦虑,从来不是 矫情而是真实到刺骨的挣扎。

 

24 届复读生李同学在后台分享了他的复读故事:他曾在一个普通的晚自习上,被一道 本该会做的物理题击垮——那道题他练过很多遍,可笔尖悬在草稿纸上,大脑却一片空白。他抬头看向四周,同学们都在低头奋笔疾书,笔尖划过纸张的 沙沙声,在他听来却像无形的嘲讽。

 

突然就喘不上气了,李同学后来回忆,眼泪毫无征兆地掉下来,砸在草稿纸上晕开墨痕。我觉得自己特别笨,特别没用——连一道练过的题都做不出来,还谈什么复读?谈什么考大学?那一刻,挫败感像潮水一样将他淹没,甚至让他怀疑:我是不是根本不该选择复读?

 

image 

 

好在细心的班主任察觉到了他的异常。没有居高临下的 别难过,也没有急着讲大道理。老师只是把他带到安静的走廊,轻声问:是觉得太难了,还是害怕自己做不到?这句话像一把钥匙,瞬间打开了李同学紧绷的神经——他突然意识到,自己不是输给了题目,而是输给了对 失败的恐惧。

 

随后,班主任陪着他一点点分析卡壳的原因,又找来物理老师进行针对性讲解。当那个困扰许久的解题思路终于清晰时,李同学发现:原来焦虑的背后,藏着的是 我在乎的认真,和 想做好的渴望。

 

当李同学在物理题解出的那一刻恍然大悟——焦虑的底色,原是对目标的在乎与前行的渴望。这或许也是每一位联考复读生的写照:那些在深夜里辗转的自我怀疑,那些对着分数单发呆的沉默,那些怕追不上分数线涨幅的慌张,本质上都是 想做好的执念在闪光。

 

复读路上的挣扎从不是孤单的独白。焦虑本是提醒你 在乎的信号;它从来不是绊脚石,而是看清方向的镜子。

 

image 

 

下篇,我们就带着这些真实的挣扎与共鸣,聊聊如何把焦虑拆成可化解的步骤,让每一份 想做好的渴望,都能长出扎实的行动力。

如果您还想了解:港澳台侨联考冲刺、强化班,港澳台侨升学规划,港澳台侨联考报考,志愿填报等联考相关问题,可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咨询~